生我养我的地方——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固义村
作者:admin发布时间:2021-02-15分类:新闻动态浏览:10评论:0
在我心中最美丽的地方,是生我养我的地方。无论我飞多高、走多远,梦回牵绕的还是那个村……
固义村
武安汉朝设郡,郡址固城(今固镇),城南三里一岗之隔南洺河畔,鹊娥山下,就是传承千年傩仪、戏剧活化石的傩戏故里——固义村。
南 洺河 是滏阳河的支流,滏阳河又汇入海河,虽然是季节性河流,但也会造成洪涝灾害,请点击收看——暴雨后第八天的固义村
西阁
固义位于武安境西南二十五公里,隶属冶陶镇,地处晋、冀两省交界,老309国道旁,革命战争时期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干部局所在地,刘邓大军由此千里跃进大别山。
大寺上的石雕,可惜被盗
漫步街头,人们惊叹固义先民为后人留下的丰富历史古迹,古寺、老阁、道观庙宇随处可见。建在村北高崖上的“佛堂寺”,高高耸立在村中最高端,碑记该寺后周显德年间960年就建有,有僧人住持,道光十年、康熙五十三年、民国八年多次重修扩建,建成大佛、二佛殿、阎王、伽蓝殿、火神庙、山门、钟楼几十余间殿宇、占地千余平的古刹寺院。大佛殿东墙壁上至今还嵌着一幅“佛祖在菩提树下莲花座上讲法,周边的八仙和树上的小鸟猕猴专心听法”的石雕壁画,雕像精美堪为古代石刻的精品。
西阁
寺崖下的村庄东、西、南、北各建有六座年代久远的老阁,村北的钟灵桥阁、三眼阁、村东阁、村西阁、村南阁、南小阁,这些老式村阁守护在街巷村口,大都古迹沧桑,下通青石拱券的长长阁道,上建青砖灰瓦飞檐挑脊的阁楼,边有扶手眺望的女儿墙,阁道两边的石壁上,还残存过去门栓的栓洞,无声的告诉人们这些村阁古老的防护作用。
东阁
边走边看,阁多、庙宇多是小村又一奇观,在这个东西长二里、南北仅一里的小村庄,竟有村西卷棚的菩萨庙、东阁西阁的关帝庙、南山奶奶庙、胡爷庙、玉皇庙、龙王庙、火神庙、土地庙、老爷庙、王道庙、马王庙、吕祖庙、三教堂、献殿…大大小小几十座庙宇,供奉着佛、儒、道各种神灵,几乎处处有庙宇,步步见神灵,彰显着山村浓郁的宗教信仰和乡民厚重的民俗文化。
大寺,老丁的小学就在这里上的
这里有无数的故事和美好回忆
衣冠简朴古风存的固义村,至今还保存着远古春秋千年祭祀的礼仪“傩戏社火”,村民口中的捉黄鬼、大抽肠。傩祭,据考证是远古春秋雩祭、腊祭三大祭祀之一。固义傩戏据说是明朝年间,从山西上党地区传入,发展成将傩祭、队戏(面具戏)赛戏和花车、旱船、龙灯、狮子舞、武术、霸王鞭、秧歌等多种民间艺术集于一体的大型社火活动。其角色有阎王、曹官、大鬼、二鬼、跳鬼和被捉拿的黄鬼,黄鬼代表洪涝、疾病灾害、忤逆不孝邪恶势力。
傩戏:抽肠扒皮
整个仪式分祭祀和演出两部分,从正月十四请神、亮脑子,到十五踏边迎神、村街摆道子、西场演出、南台抽肠、回街庆贺,正月十六祭祀虫楠王与冰雨龙王,到十七送神、过厨、吃供饷,历时四天参与者达千人,这一古老的历史文化奇观,被专家学者誉为“千年戏剧的活化石”。
详细傩以情况,请点击收看——正月十五捉黄鬼,押到南台大抽肠
傩戏
走进固义村,走近傩戏,也许能让人看得见山,望得见过去,记住乡愁中那些渐行渐远的记忆。
去接新娘
骑骡戴花,在婚嫁风俗中,村民还保留着古老的传统。
传统农耕
北阁
那悠长的街巷、古老的阁、温暖的阳光,古老的固义村总是令人难忘。
本文来自网络
老丁∣一个教地理的小学生
- 上一篇:感受湘峪古堡的魅力
- 下一篇: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:翘首以盼“游子”归